01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,在巴黎奥运会女子重剑决赛上,中国香港选手江旻憓在开局大幅落后的情况下强势逆袭,以13比12夺冠。
这是中国香港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,也是香港队史上的首枚女子个人重剑奥运金牌。
今年30岁的江旻憓,是第三次出战奥运。
她曾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及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,分别晋级16强及8强。
江旻憓不仅是奥运冠军,也是妥妥的学霸。
她本科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,主修国际关系,副修心理学,之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,现在又念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。
而且她多才多艺,跆拳道、溜冰、古筝、钢琴、画画、田径、芭蕾舞,样样出色。
另外,她身高1.78米,身材高挑,外形酷似林志玲。
江旻憓堪称“六边形战士”,但是最击中人心的却是她的甜美笑容。
她的脸上似乎时时刻刻都挂着笑,那种爱意满满、幸福洋溢的笑,因此被称为“微笑剑后”。
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,因为爱笑的人大多是在爱中长大,从小就拥有父母很多的爱。
换言之,有爱的孩子,运气不会差。
02江旻憓的父母对女儿的爱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1.尊重孩子的兴趣,提供更多的尝试。
江旻憓是独生女,家境优越。
小时候,母亲想让她学习芭蕾舞,成为优雅的女孩子,可是她喜欢跆拳道。
妈妈尊重她的选择,也尽可能给女儿提供更多的尝试机会。
她一边让女儿学跆拳道,一边寻找其它优雅的运动,比如花式溜冰。
后来父亲折中考虑,帮女儿选择了击剑运动,从此江旻憓爱上了击剑。
她说:“击剑就像体育界的芭蕾舞,非常优雅,我真的非常喜欢它。”
江旻憓从11岁开始学剑,13岁就越级获得全国少年锦标赛U17组冠军。
回顾小时候的成长经历,江旻憓特别感谢父母,让她有更多的尝试机会,从而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兴趣。
2.支持孩子的决定,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。
江旻憓最喜欢的事情有两个,一是读书,二是击剑。
她宁愿牺牲玩乐时间,也要兼顾学业与运动。
江旻憓读名牌大学,靠的是成绩,而非运动员身份。
2012年,她本来有机会参加伦敦奥运会,但那年她正在申请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。
因此,她放弃了奥运会,如愿考上美国斯坦福大学。
击剑是个危险运动,江旻憓曾有过两次十字韧带撕裂经历,但是她依然坚持到底。
父母虽然心疼孩子,但始终支持孩子的一切决定。
江旻憓曾经自豪地说:“我从未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,但是父母仍然爱我,他们只是希望我快乐健康地成长,他们希望我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。”
不管孩子怎样,“父母仍然爱我”,才是一个孩子始终笑容满面的力量源泉吧。
038月1日,江旻憓凯旋抵港。
她表示,非常感谢内地朋友对她的关爱,她计划用奖金设立慈善基金,帮助更多小朋友,同时也希望有机会能去内地教小朋友练习击剑。
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,也懂得将爱回馈给大家。
一个30岁的女孩,依然保持着天真无邪、治愈松弛的笑容,因为原生家庭的爱,让她受用一生。
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父母也都深爱自己的孩子,但是很多父母却使用了错误的方式。
许多父母口口声声说“一切都是为你好”,却恨不得操纵孩子的一切。
孩子不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也不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。
父母劳心劳力,孩子却毫不领情。
这是错把控制当成爱,控制有余,而爱严重不足。
诗人纪伯伦写道:
“你的孩子,其实不是你的孩子,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他们在你身边,却并不属于你。”
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,是尊重孩子的选择,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和温暖。
父母永远是孩子的避风港,但不是囚禁所。